摘要
基于Flora of China采用国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新分类系统,其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不仅涵盖了秦仁昌分类系统中的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20多属,而且还包括槲蕨科(Drynariaceae)、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等独立的科。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新分类系统种类较多、分类复杂,需要对其合理性和孢粉学在新分类系统中的意义进行新的探讨。该文首次以新分类系统为依据,采用扫描电镜对山东分布的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植物孢子形态及其周壁纹饰亚显微结构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结果表明:该科孢子形态为圆肾形,左右对称,具周壁,其周壁纹饰在种内稳定,在亚科、属及种间区别显著。孢粉学研究结果,支持槲蕨亚科、鹿角蕨亚科分别列于水龙骨科下的两个亚科;基于山东假瘤蕨孢子周壁纹饰,并结合叶片形态特征,山东假瘤蕨(Phymatopteris shandongensis J.X.Li et C.Y.Wang)应为一个独立的新种,不宜并入金鸡脚假瘤蕨[Phymatopteris hastata (Thunb.) Pic.Serm.]。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Flora of China分类系统,山东假瘤蕨(Phymatopteris shandongensis J.X.Li et C.Y.Wang)新组合为山东假瘤蕨[Selliguea shandongensis (J.X.Li et C.Y.Wang) J.X.Li&X.J.Li,comb.nov.]。该研究结果不仅首次为水龙骨科植物孢粉学积累了新资料,而且也为其新分类系统提供了孢粉学的科学依据,与DNA分类系统相吻合,证明其新分类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构建水龙骨科及其亚科的自然分类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