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下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23例,将下颌前牙区的38颗种植体纳入研究,按牙位分为切牙组16颗,尖牙组22颗。所有病例于最终修复完成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行牙周清洁维护,24个月复诊时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arginal bone loss,MBL)、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P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mSBI)及各种机械并发症。统计学分析牙位对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 随访期内未见种植体脱落,未发生机械并发症。完成修复后24个月所有种植体MBL、mPI和mSBI平均值分别为(0.78±0.45)mm、2.26±0.69和1.53±0.83。切牙组三个参数平均值均高于尖牙组,其中MBL和mSB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下颌前牙区种植修复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种植体牙位可能对临床效果产生影响。

  • 单位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