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活动节段关节突矢状方向对关节接触力和接触部位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一种有效的CAD方法精确构建三种关节突矢状方向的三维腰椎L4、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剪力载荷下,分别对3种有限元模型的关节突接触力和接触部位进行测试。[结果]前剪载荷条件下,关节突接触力随关节突矢状方向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后剪载荷下,关节突接触力随关节突矢状方向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前剪和后剪载荷条件下,关节突接触力的矢状和水平分力均随关节突矢状方向角度的减小而增大。相同载荷条件下,不同矢状方向的关节突其接触部位相同。[结论]与矢状型关节突相比,冠状型关节突的空间方向和形态结构对抵抗关节突水平和矢状方向的运动更加有效;前剪载荷较后剪载荷在促进冠状型关节突退变方面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