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越婢加术汤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同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以甘草酸铵为参照,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越婢加术汤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混合对照品指认共有峰;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 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筛选影响越婢加术汤质量的差异性成分。结果:越婢加术汤指纹图谱中共有20个共有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2;共指认了2个色谱峰,分别为甘草苷(峰11)和甘草酸铵(峰18)。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8~48μg/mL(r=0.999 9)、1.02~51μg/mL(r=0.999 2);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5.67%(RSD=2.88%,n=9)、104.15%(RSD=2.02%,n=9);含量分别为0.008 1~0.014 3、0.002 5~0.011 8 mg/mL。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越婢加术汤可聚为3类,S1聚为一类,S3聚为一类,S2、S4~S10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S3位于得分图的最右侧,S1位于得分图的右侧,S2、S4~S10位于得分图的中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基本一致,且峰9、峰3、峰12、峰8、峰19、峰18(甘草酸铵)、峰13、峰20、峰11(甘草苷)的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越婢加术汤的质量控制。峰9等9个成分为影响越婢加术汤质量的差异性成分。
-
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