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否可以提高镇痛效果,抑制机体应激反应,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副作用,并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是否与盐酸罗哌卡因浓度呈正相关。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诱导前、缝皮前30 min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低浓度联合组,0.375%罗哌卡因椎旁阻滞+诱导前、缝皮前30 min各给予凯纷50 mg;高浓度联合组,0.5%罗哌卡因椎旁阻滞+诱导前、缝皮前30 min各给予凯纷50 mg。术后常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观察苏醒情况、术后静息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及咳嗽NRS评分、镇痛不良反应;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及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isol, Cor)及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浓度。结果 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他两组在术后2、6 h静息和咳嗽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浓度联合组比较,高浓度联合组在术后24 h静息及咳嗽NRS评分降低(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及术毕Cor和β-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两组Cor和β-EP水平仅在术后6 h及12 h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联合组和高浓度联合组在术后6、12、24、48 h的Cor和β-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仅对照组在术后6、12 h Cor和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副作用,抑制机体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加速该类手术术后康复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