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不同基础窦卵泡数(AFC)患者中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并采用拮抗剂方案或PPOS方案的3 752名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拮抗剂组和PPOS组,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方法在不同AFC水平(AFC≤5;6≤AFC≤15;AFC≥16)下按1∶1匹配均衡两组间的变量,比较在不同卵巢储备状态(AFC水平不同)下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对比两种促排卵治疗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结果 匹配后,共1 378名(PPOS方案组与拮抗剂方案组各698名)患者纳入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因素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AFC≥16时,拮抗剂方案组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PPOS组(27.47%vs.16.28%,P<0.05);两组方案在不同AFC水平中的每移植周期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及累积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等妊娠结局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两组促排卵方案的累积活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取卵次数、基础FSH水平和可利用胚胎数是累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卵巢储备功能相同的情况下,拮抗剂方案和PPOS方案的每取卵周期有着相似的累积活产率;年龄仍是影响IVF/ICSI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