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芎-苏合香-冰片"组方挥发油(以下简称C-S-B组方挥发油)治疗心绞痛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并探讨C-S-B组方挥发油对心肌受损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GC-MS测定川芎、苏合香、冰片混合挥发油成分并进行筛选,利用Pharm Mapper、Gene Cards和CoolGe N数据库预测和筛选三者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借助Rstudio软件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通过大剂量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受损大鼠模型,使用C-S-B组方挥发油连续干预14 d后,分别检测大鼠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等各项超声心动指标;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对心肌组织指标检测。结果共收集C-S-B组方挥发油成分15个;C-S-B组方挥发油成分靶点470个;心绞痛相关基因401个;核心靶点有CHRM4、 ADRA1A、 FGFR1、 CHRM2、 CYP2A6、 CHRM5、 CHRM1、CHRM3、HDAC2、MPO等28个。KEGG分析结果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通道,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素的代谢等通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C-S-B组方挥发油可明显改善心肌受损模型大鼠的EF、FS、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每搏输出量(SV)等心肌指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本研究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分析C-S-B组方挥发油成分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动物实验表明,C-S-B组方挥发油能够改善心肌受损模型大鼠的EF、FS等指标,从而缓解心功能过分亢进导致的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肌损伤。

  • 单位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