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可溶性因子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通过差异分析及生存分析得到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对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并构建预后模型。最后对预后模型的高、低风险组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通过差异分析及生存分析得到27个预后相关的可溶性因子的差异基因。PPI结果显示,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相互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中IL-7、IL-4、IL-16、CCL5、CXCL13、CXCL9、CXCL1、LTA等相互作用。GO分析表明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参与补体的激活、免疫球蛋白复合物形成、趋化因子形成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与NF-κB信号传导途径、Th1和Th2细胞分化、TNF信号传导途径、IL-17等信号传导途径密切相关。可溶性因子预后模型高风险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1)。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组中所有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功能评分均发生了降低。结论 可溶性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信号传导等途径干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