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草本泥炭、木本泥炭、藓类泥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酸、碱预处理对泥炭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差重法和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质、总腐植酸和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并对处理前后泥炭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照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均能使泥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发生降解,继而转化为总腐植酸和水溶性腐植酸,其中碱预处理转化程度更加明显,各组分含量变化更大,草本泥炭、木本泥炭、藓类泥炭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53.5%、78.5%、45.9%;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8.4%、67.6%、27.8%;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了11.4%、14.6%、22.1%;有机质含量分别下降了27.3%、23.9%、28.3%;总腐植酸含量分别上升了4.7%、10.8%、22.7%;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分别上升了11.7%、26.0%、73.7%。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照片分析显示,酸、碱预处理使泥炭的化学结构、芳构化程度、共轭度均发生改变。草本泥炭、木本泥炭、藓类泥炭理化性质有差异,且酸、碱预处理能够改变其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泥炭生物可降解性,促进其生化转化过程,为实现泥炭资源分级高值利用奠定了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