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3年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及管理

作者:吴增华; 李庆德; 罗定举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93): 221-222.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7.93.177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因素,制定防控措施,减少暴露后风险。方法监测2014年至2016年3年10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工作人员,对年龄、性别、职业、暴露场所、暴露方式、暴露环节、暴露源、局部处理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21-30岁(60.19%),多见于女性(80.56%),以护士(35.19%)为主,实习生排列第二位(26.85%),实习生以实习护士(21.29%)为主;外科(43.52%)及内科(25.00%)病区是高危场所;锐器伤(87.96%)是高危方式;拔针、注射、处理针头(52.78%),清理废物或物品(20.38%),手术缝合(13.89%)是高危环节;乙肝病毒是高危暴露源;暴露后局部处理能规范执行。结论针对职业暴露高危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措施并予以落实,方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及暴露后风险。

  • 单位
    兴义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