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及近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5 d。治疗后7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纤维化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肝功、肾功、心肌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依据肺CT影像计算并对比两组的肺纤维化程度评分。随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7、14、28 d的病死率并采用Kaplan-Meier法对比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促纤维化相关因子、氧化应激指标以及ALT、AST、SCr、CK-MB等生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7 d,对照组死亡4例(其中1例为第7天死亡)、干预组死亡3例,两组患者的IL-18、TNF-α、IL-6、HMGB1、MMP-9、TGF-β1均较前升高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MDA较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SOD和CAT较前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ALT、AST、SCr、CK-MB虽均较前升高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肺纤维化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7 d病死率及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14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然而28 d病死率及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改善肺纤维化程度及肝、肾、心肌等损伤情况,且可降低14 d病死率并改善生存时间;其机制为乌司他丁可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失衡、改善肺纤维化,进而降低百草枯所致器官损伤。

  • 单位
    汉中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