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贵州高原山区河流氮磷输出特征,以赤水河一级支流桐梓河为对象,对其水质氮磷输出特征及流域内非点源污染进行了分析,估算了氮磷的输出通量,并根据流域2000、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量化。结果表明,桐梓河TN、TP的输出通量为253.78 g/s、6.43 g/s,对赤水河的氮磷水平影响较大;输出系数模型结果显示,15年间,流域的非点源污染TN输出负荷总量从2000年的5 039.90 t/a、2010年的4 729.20 t/a下降至2015年的4 516.84 t/a,TP从2000年的161.13 t/a、2010年的153.29 t/a下降至2015年的146.16 t/a。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非点源污染TN、TP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其贡献率也逐年降低,但耕地对TN、TP贡献率依旧占主导地位。2010-2015年较2000-2010年,由土地类型转变所导致的TN、TP负荷变化量相对缓和,这15年间,桐梓河流域的耕地流转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输出负荷总量影响最大。
-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