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康德区分了双重自我,即作为思维主体的逻辑的我和作为内感觉对象的心理学的我。康德将这一区分与先验唯心论中现象和本体之间的区分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其重要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但康德的自我学说是不融贯的。美国哲学家柯思嘉的“自我构成”理论继承了这一学说中的若干核心洞见,同时放弃了其中不合理的形而上学主张,既实现了对康德自我学说的成功改造,又揭示出隐藏在后者当中的一些深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