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阳关羽墓最初只是一座土冢,长期处于隐而不彰的状态。南宋淳熙十五年,王铢在关羽墓始建祭亭,标志着此墓正式获得官方确认。从文献记载来看,当阳关羽墓最早的称谓是关王墓,元代流行大王冢之称,明代则尚未形成一个主流称谓。此墓始称关陵,并非始于明嘉靖十五年,而是始于清康熙年间,此后关陵逐渐成为此墓的主流称谓。明代中期当阳关羽墓建庙请祀后,历经多次重修、扩建,明末已初步奠定了关陵的格局。康熙十七年以后,墓庙的主要建筑已落成,经过同治七年的整修,关陵的格局基本定型。关羽墓经过多次重修、扩建,影响与日俱增,迟至明末,显烈祠的地位已让位于关羽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