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异体字我们既要从共时层面对其进行研究,也要从历时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异体字的历时演变中往往还伴随着字词关系、字际关系、正俗关系的调整。"緥"字在魏晋南北朝碑刻中主要有"■""■""媬""■"四个异体,隋唐则主要写作"褓","媬"字记录"抚育"义;"愆"字魏晋南北朝碑刻中主要有"■""■""■""■"等异体,隋唐主要使用正字"愆"或"■""■"两种异体;"■"字在魏晋南北朝碑刻中主要有"惱""■""惚"三个异体,隋唐一般写作"■","惚"字更多的是记录"恍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