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别使用普通白光模式、高清智能染色内镜(FICE)及FICE+卢戈氏碘染色模式对食管病变行内镜观察,比较3种不同模式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9765例,每例依次进行普通白光模式、FICE模式以及FICE+卢戈氏碘染色模式内镜检查,其中发现食管部位病变的患者99例,共检出病变130处。分别记录在3种模式下所发现的食管病变部位、形状、大小,并以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3种模式对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特异性。[结果]3种模式中FICE+卢戈氏碘染色模式的病变检出率、特异性明显高于普通白光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在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上略高于FICE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在发现食管高级别内瘤变(食管早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特异性方面显著高于普通白光模式以及FICE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3,P=0.000;χ2=5.385,P=0.027)。[结论]FICE+卢戈氏碘染色模式能提高癌前病变及食管早癌的检出率,并对高级别内瘤变具有更高检测特异性。
-
单位黄石市爱康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