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而》的产生来自于孔子与执政者的对话。孔子曾经多次会见执政者并教授以执政方略。其中,“道”是孔子教授内容中的重要范畴。孔子的“道”,从狭义层面可以概述为“内圣外王”之道,并且强调由“内圣”至“外王”的指向过程。“内圣”之道旨在个人修养;“外王”之道旨在政治实践。在春秋以至于战国时期,邻国百姓的归附是衡量政治实践之成效的重要标准。“学而实习之”要求执政者学习、实践“内圣外王”之道,旨在使邻国百姓归附,达到“有朋自远方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