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砂砾岩。地震构造解释表明,热液蚀变地层均产出于风南断裂附近,且均分布于断裂上盘,具有明显的断裂控制特征;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热液蚀变地层伴生碳酸盐矿物、次生石英、沸石类和黄铁矿等多种蚀变矿物。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技术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其构造特征、与围岩关系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等研究成果,提出热液横向顺层迁移和热液纵向穿层迁移2种蚀变模式,并指出在热液流体演化后期,硅化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蚀变地层由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而易形成优质储层,为下一步油气重点勘探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