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循环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R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计数建模后1周、1、3、6个月各组大鼠循环外周血EPCs数量,同时于各相应时间点摘除大鼠眼球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过碘酸-Schiff(PAS)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EPCs数量以及EPCs数量与DR形态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 大鼠注射STZ 1周、1、3、6个月后循环外周血EPCs数量分别为(25±7)、(28±8)、(39±7)、(43±7)个/20万个单个核细胞,对照组为(45±4)个120万个单个核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组EPCs数量均降低(F=8.933,P<0.01).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糖尿病组EPCs数量逐渐回升,而视网膜结构、光感受器细胞、血管也逐渐出现病理性改变.光学显微镜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注射STZ后1周和1个月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完整,但厚度开始变薄,1个月组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肿胀、体积增大,光感受器细胞减少,随病程时间增加这些改变逐渐加重,3、6个月组视网膜厚度更薄,细胞排列紊乱更加明显,部分扩张的血管有向外突出、破溃的趋势.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6个月组甚至出现管腔闭塞和视网膜微动脉瘤;光感受器细胞膜盘间隙扩大,排列紊乱,线粒体水肿,细胞早期空泡变性.结论 糖尿病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较正常大鼠降低.随着DR的进展,EPCs数量逐渐回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