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20%甘露醇、3%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果糖治疗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大连市儿童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颅高压(ICH)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20%甘露醇降颅压治疗;B组使用3%氯化钠注射液降颅压治疗。A组在治疗24 h后再随机分为A1、A2两组,A1组继续使用20%甘露醇降颅压治疗;A2组改用甘油果糖降颅内压治疗。比较患儿用药后不同时间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的变化及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预后。结果 A、B两组各自组内及两组间ICP、MAP、CPP用药后30 min、1、2、4 h的ICP、MAP、C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CP下降幅度更大且复升速度快,B组MAP、CPP升高维持时间长。A1、A2两组各自组内及两组间用药后不同时间ICP、MAP、C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P均下降,A2组MAP、CPP升高缓慢,但维持时间长。A、B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预后情况随访,经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颅高压时,选择3%氯化钠注射液降颅压效果优于20%甘露醇。在急性颅高压后期,20%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交替使用比甘露醇单独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降颅压效果,并有利于维持CPP。

  • 单位
    大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