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金山区中小学生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状况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伤害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金山区2009—2013学年全部中小学生非故意伤害个案报告卡,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性质、临床特征等。结果 2009—2013学年共监测学生非故意伤害888例,伤害发生率为0.372%;学校是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场所(52.48%),其次是家庭和街道公路(20.27%,17.68%);中小学生非故意伤害最主要原因为跌倒,其次是碰撞/挤压伤(分别占67.46%和10.81%),由跌倒所致的伤害主要为四肢部位的骨折,占全部骨折的78.83%;4—5月及9—10月为伤害高发时间,共发生伤害500例(56.31%)。不同性别与不同学段学生非故意伤害发生的场所分布不同,男生以校内伤害为主(57.14%),女生则以校外伤害为主(58.49)(χ2=18.220,P<0.05);小学以校外为主(59.34%),中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内(6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4,P<0.05)。结论金山区中小学生非故意伤害发生情况需要更多关注,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