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魏桂玲; 刘志红; 章海涛; 刘正钊; 陈樱花; 位红兰; 胡伟新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2, (03): 232-236.

摘要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治疗过程中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99例Ⅱ、Ⅲ、Ⅳ、Ⅴ、Ⅳ+Ⅴ及Ⅴ+Ⅲ型L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率、发生时期、部位及病原体种类特点。结果:(1)699例LN患者,其中男92例,女607例,平均年龄28.4±11.1岁,平均随访46月。191例(27.3%)患者共发生225例次感染,其中30例2次感染,2例3次感染。(2)225例次感染中,124例次(55.1%)发生在诱导期,发生时间2.6±1.6月;101例次(44.9%)发生在维持期,发生时间24.3±16.6月。(3)感染部位以皮肤软组织、肺、泌尿系统为主(89.3%);感染病原体以细菌最常见(54.2%),其次为病毒(39.6%)和深部真菌(4%)感染。(4)诱导期感染部位主要为皮肤软组织(50.8%)、肺(32.3%)和泌尿系统(11.3%);维持期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35.6%)、皮肤软组织(30.7%)和肺(16.8%)。(5)诱导期病毒(50.8%vs25.7%,P<0.01)和真菌(6.5%vs1%,P<0.01)感染比例高于维持期,而细菌感染比例低于维持期(42.7%vs68.3%,P<0.01)。结论:LN并发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27.3%,感染最常发生于诱导治疗3月内,诱导期与维持期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均存在差异。

  • 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