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贫血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作者:盛晓笑; 翟亚玲; 陈雅卓; 高静歌; 姚星辰; 王新念; 申娅; 张文惠; 高歌; 程根阳*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29): 3692-3698.

摘要

背景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贫血是其常见表现,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分析伴贫血HSP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5例HSP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肾外表现(关节/腹部)及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RBC)计数〕、病理资料(包括IgG沉积、IgM沉积、IgA沉积、C3沉积、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肾小管萎缩、小动脉病变、新月体率、肾小球硬化率、病理分级)。按照患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对患者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复合终点事件,Kaplan-Meier法绘制肾脏预后不良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贫血组63例,非贫血组132例。贫血组年龄、肾外表现、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RBC计数水平高于非贫血组,血红蛋白、血钙、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eGFR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患者小动脉病变比例及新月体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贫血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非贫血组(χ2=4.675,P=0.031)。结论伴贫血HSP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相对较严重,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伴贫血HSP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