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住院期间30 d内两次应用对比剂后诱导急性肾损伤(CI-AKI)的临床特点及年龄对其的影响,并观察分析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3 444例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筛选其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0 d内两次应用对比剂的559例C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75岁,n=83)、B组(年龄60~74岁,n=254)及C组(年龄45~59岁,n=222)。记录并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比剂诱导CI-AKI的临床特点、年龄影响,以及远期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入院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SYNTAX评分、基线血清肌酐(Scr)、第1次术后Scr、第2次术后Scr,以及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恶性肿瘤、利尿剂使用、左主干病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比例及第2次术后CI-AK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第1次术后CI-AKI发生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1次术后利尿剂(P=0.008)是发生CI-AKI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且其与CI-AKI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年龄(P<0.001)及利尿剂(P<0.001)是第2次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且年龄、利尿剂与CI-AKI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A组全因死亡及MACE发生率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终点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发现,均无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短期(30 d)内两次接触对比剂的不同年龄CAD患者,年龄是第2次PCI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高龄(年龄≥75岁)患者CI-AKI的发生率更高。在高龄的基础上,女性、恶化的肾功能、复杂的冠状动脉情况可能是导致其高发病率的原因,利尿剂也是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可增加CI-AKI的发生率,在围术期利尿剂的使用上更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