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1960—2009年东北地区150个地面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定义了东北三省夏季月低温事件(简称MCSE),并将其分为5类。结果表明:MCSE发生频率在20世纪60—70年代较高,80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显著减少;6月和8月以第Ⅲ类MCSE为主,而7月则为第Ⅱ类;在冷气候背景下,第Ⅱ类MCSE正涡动能量由高纬向中纬度传播,正常背景下由中纬度向高纬度传播,第Ⅲ类则与之相反,暖背景下第Ⅱ类MCSE的能量传播方向与冷背景一样,而第Ⅲ类则先由低纬度向高低纬度传播,然后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传播;在冷背景下第Ⅱ类和第Ⅲ类MCSE,中国东北地区均处于大范围强冷空气带的覆盖下,而正常期气候背景下这两类MCSE的东北冷涡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西阻)均较明显,在暖背景下,第Ⅱ类MCSE的贝加尔湖阻塞高压(中阻)、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东阻)以及东北冷涡系统均较明显,而第Ⅲ类MCSE的中阻和东北冷涡明显。

  • 单位
    省气象局;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