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全麻过程中,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全麻的维持过程中对患者的苏醒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浙江大学舟山医院住院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DZ组:等容量生理盐水)、D1组(右美托咪定0.30μg/kg)和D2组(右美托咪定0.60μg/kg),每组病人20例。在手术麻醉期间,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Z组、D1组和D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4.67、4.32、3.51、3.74,均P<0.05),进一步两组间比较发现,D1组和D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DZ组(t=3.164.58,均P<0.05),D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D1组(F值分别为4.89、4.47、4.02,均P<0.05)。三组间麻醉给药停止后0min、10min、30min、60min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15.24、15.79、16.78、17.57,均P<0.05),D2组麻醉给药停止后0min、10min、30min、60min均显著高于D1组(t值分别为15.11、15.68、16.63、17.41,均P<0.05),D2组麻醉给药停止后0min、10min、30min、60min均显著高于DZ组(t值分别为15.36、15.87、16.86、17.66,均P<0.05)。三组间躁动、寒战、认知动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89、6.28、6.64,均P<0.05),D2组躁动、寒战、认知动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D1组(χ2值分别为4.57、6.92、6.12,均P<0.05),D2组躁动、寒战、认知动能障碍均显著高于DZ组(χ2值分别为4.52、6.93、6.84,均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全麻过程中,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60μg/kg时能够显著的缩短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且显著改善患者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 单位
    舟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