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乳腺体层合成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沈丽娟; 柴维敏; 谭令; 许玉峰; 秦乃姗; 彭卫军; 汤伟*
来源:肿瘤影像学, 2022, 31(01): 21-27.
DOI: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5

摘要

目的:将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分别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进行比较,探讨DBT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家中心入组的196例患者进行乳腺FFDM和DBT检查,同时进行MRI扫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FFDM、DBT、MRI的可疑征象进行分类,将病理学检查结果或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计算各类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统计DBT和FFDM、MRI与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的差异,评价DBT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对FFDM和DBT检查进行偏好性评价,评价包含病灶可见性、病灶边缘清晰程度、良恶性鉴别能力、总体评估4个方面,评价FFDM和DBT对病灶显示的差异。结果:DBT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优于FFDM;对于不同病灶类型的显示方面,DBT图像相比FFDM图像有显著的偏好性,对病灶的显示质量更优;MRI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虽然略优于DB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B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FFDM,与MRI接近;DBT对病灶的显示优于FFDM。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