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益肝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期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益肝方。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量、晨起腹围、晨起体重、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 CH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 PT)]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腹胀、胁痛、乏力、纳呆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量较治疗前增加,两组患者晨起腹围、晨起体重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24 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晨起腹围、晨起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PA、CHE均较治疗前升高,PT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LB、PA、CHE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彩超腹水深度、肝脏硬度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彩超腹水深度、肝脏硬度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肝方可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24 h尿量,降低腹围及晨起体重,提高血清ALB、PA、CHE水平,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降低彩超腹水量,改善肝脏硬度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