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王亚坤; 汪洋; 裴瑞华; 吴鹏举; 黄娜; 李一帆; 袁晨; 刘其根; 胡忠军
来源: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 1-17.
DOI:10.16535/j.cnki.dlhyxb.2021-070

摘要

为了解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现状及其富营养化程度,于2019年4—12月按季度在该水库设置7个位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现存量和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木山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4种(属),以绿藻门居多,占总物种数的51.49%;全年有12个优势种,90%的优势种为蓝藻物种,假鱼腥藻、隐球藻和拉氏拟柱胞藻的优势度位居前三;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在库区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季节间有差异可划分为2种群落类型,即春夏秋季聚为1类,冬季单独为1类,主要分歧种包括拉氏拟柱胞藻、微小平裂藻、隐杆藻和水华束丝藻等藻类;浮游植物年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09±10.75)×107cells/L和(19.65±12.74)mg/L,均以蓝藻为主,分别占85.17%和50.66%;丰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和库区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丰富度指数仅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季节和空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与水温均显著正相关,前者与总氮显著负相关;水温、pH、氨氮和总氮是影响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示,松木山水库已处于中度富营养或中污染状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