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肾性骨病是由脏腑内伤导致的骨病,是中医学面临的新问题。肾性骨病病位在骨,其本在肾,兼有筋、肉损伤,与肝脾关系密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标实则多见水湿、瘀血、浊毒为患。在治疗上尝试分别主证、次证,肝肾阴虚者给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脾肾阳虚者给予温肾助阳、健脾益气,再依据水湿、瘀血、浊毒等次证辅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排毒泻浊等治法,以达到标本兼顾、补虚而不恋邪、邪去正安的目的,收到了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