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陇藜4号、Z4、青藜、蒙4、蒙5等5个品种(系)藜麦为试验材料,研究藜麦的光合性能、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分别在分枝期、现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中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成熟后测定产量。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藜麦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陇藜4号的产量最高。藜麦叶片的Pn、Gs、Tr、WUE随生育进程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i与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不同。藜麦分枝期Pn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灌浆期Pn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Gs在现穗期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Gs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Ci、Tr、WUE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灌浆期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蔗糖含量、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可溶性淀粉含量与产量在成熟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藜麦产量高低受多因素综合作用,藜麦生育中后期的Pn、Gs是高产、高光效品种鉴定评价的重要指标,应侧重培育在灌浆期与成熟期可溶性糖含量高与可溶性淀粉含量高的品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