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筛选一种简便、稳定、可靠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通过白酒灌胃8周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依据两种灌胃方案分成两组:一种固定10ml/kg的剂量灌胃,称固定酒精灌胃组;一种以7ml/kg剂量灌胃为基础,每2周按2ml/kg递增,称梯度酒精灌胃组。两组大鼠灌胃的酒精平均剂量相等,总量相当。实验期间记录大鼠的死亡情况和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肝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造模8周后,两种方案均诱导大鼠肝细胞肿胀和脂肪组织沉积等病理变化,体重增长受到抑制,血清ALT、AST、TG、TC及肝脏MDA升高,肝脏SOD降低(P<0.05),提示出现明显肝损伤。与固定酒精灌胃组比较,梯度酒精灌胃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肝脏MDA升高,肝脏SOD降低,且酒精敏感死亡率低。结论:梯度酒精灌胃模型优于固定酒精灌胃模型。梯度酒精灌胃模型相对固定酒精灌胃模型更适合用于酒精性肝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和防治药物的筛选。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