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耳内镜视频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应用及围术期干预模式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均经保守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改为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显微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耳内镜手术治疗,均辅助围术期干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气导听阈值及气骨导差变化、耳鸣残障量表(THI)变化、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观察组术后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响度、感情评估、严重性评估、功能性评估、TH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剧烈头痛、面瘫、平衡障碍、神经性耳聋、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视频下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应用及围术期干预模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协同增效,符合临床微创、美观的手术要求,有助于手术疗效的发挥,提高术后听力水平,降低耳鸣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恢复速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单位
    保定市第二医院; 定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