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揭示在极端恶劣矿区环境中,苜蓿对土壤改良的高效性、时效性和持续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燕山矿区不同恢复年限(3、6、10和15年)苜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结果显示,苜蓿可以高效地提高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OM)等养分的浓度以及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鞘氨醇单胞菌科、伯克氏菌科、根瘤菌科、芽孢杆菌科、毛壳菌科和粉褶菌科等优势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苜蓿对土壤养分的恢复以第6年为最佳;土壤优势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在第6年或第10年显著升高;苜蓿对细菌的恢复进度较快,而真菌恢复较慢。研究结果对于高效、持续地恢复燕山矿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