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比较

作者:陈香存; 侯永利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23): 29-32.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12

摘要

目的比较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食管癌不同射野数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12例食管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所有患者分别模拟四野(三前野+后野或者前野+三后野)、五野(三前野+两后斜野或者两前斜野+三后野)IMRT计划,比较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照射剂量、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指数。结果计划靶体积(PTV)的受照射剂量分布与肿瘤靶体积受照射剂量分布比较。四野和五野方式的受照射剂量接受95%处方剂量的PTV体积分数(PTVVD95%)均> 95%,均符合IMRT的要求。脊髓作为串行组织,在四野和五野IMRT计划中脊髓的受照剂量最大受照射剂量为45 Gy,一旦出现超出最大受照射剂量会直接导致脊髓生理机制发生改变。在小于最大受照射的剂量安全范围内,随着受照剂量的增高,虽然患者生理机制发生改变的几率较小,但机体自身修复的能力会相对减弱。肺属于并行组织,在四野和五野IMRT治疗计划中将双肺的V5、V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限制在可耐受剂量范围内,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几率。结论在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时,中上段食管癌选择五野IMRT,靶区的适形度更好;中下段食管癌选择四野调强放射治疗更具临床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