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电影事业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以教师角色为主体的影片不容忽视。从叙事逻辑来看,这些教师影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纪录还原”为取向的现实主义影像;另一类是以“幻想虚构”为取向的浪漫主义影像。笔者考察和梳理了民国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以来的同类电影,对不同类型教师影像的叙事逻辑、时代特点和审美意象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相关研究成果对当前教师题材电影应用以及未来教师影像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