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扩散张量成像评估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进展程度的价值

作者:郭鹏德*; 赵朋波; 赵晶; 苏艳; 刘明; 陈云翔; 王伟新; 王岩; 华海琴; 康少红; 蔡玲玲; 张婷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8, 52(10): 761-765.

摘要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评估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进展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确诊为NAION的38例患者的56只眼作为NAION组,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17只眼、进展期16只眼、慢性期23只眼;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原则,纳入38名健康志愿者的56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MR及DTI检查,对原始图像后处理后获得平均扩散率(MD)、平行扩散率(λ_∥)、垂直扩散率(λ_⊥)、部分各向异性(FA)、纤维束长度(Length)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NAION组与对照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AION组不同时期患者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NAION组的FA、Length值分别为0.20±0.11、(5.85±0.92)mm,较对照组[0.31±0.12、(65.11±6.89)mm]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5.25,P<0.05); NAION组MD、λ_⊥值分别为(0.16±0.04)×10-3、(0. 16±0.05)×10-3mm2/s,较对照组[(0.10±0.04)×10-3、(0.09±0.03)×10-3mm2/s]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7.10,P<0.05)。NAION组急性期、进展期和慢性期患者分别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各期的FA、Length值降低,MD、λ_⊥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ON组急性期、进展期及慢性期患者间FA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8,P<0.05), MD、λ_∥、λ_⊥及Lengt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23、0.64、0.33、1.38; P值分别为0.79、0.54、0.72和0.27)。NAION组急性期与慢性期、进展期与慢性期之间FA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定量参数可用于评估NAION患者不同进展阶段的视神经损害程度。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