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的相关性。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12例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5组证型,观察比较各组证型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关系。结果:5组证型G-17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较高,与其余3组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Ⅰ水平比较,其中脾胃湿热最高,与其余4组证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GⅡ水平比较,其中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含量较高,与其余3组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