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在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后,移植体外扩增并已获标记的同种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观察移植的MSCs在受体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布情况,揭示MSCs治疗急性辐射造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受体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1、2、3周组和照射对照组。在体外对同种小鼠MSCs进行培养、扩增,取第三代MSCs,用Hoechst 33342标记后,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已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的小鼠体内,于移植后1、2、3周取受体小鼠心、肝、脾、肺和肾做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的MSCs在小鼠体内主要脏器的分布。结果接受MSCs移植的小鼠均存活至处死前,照射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内有3只死亡。在移植后各个时间点,几乎未见MSCs在受体小鼠心、肝、肺、肾内分布,而大量的MSCs则集中分布于受体小鼠脾表面。结论静脉移植的同种异体MSCs能在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体内长期存活,具有向特定损伤部位迁移的能力,参与了急性辐射损伤后造血的重建。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