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留白"最早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创作手法,被定义为构图时预留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本。"留白"是一种建立在艺术想象上创造性地表达方式,为了更加突出主题或想要表达的内容而留出空白,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审美体验。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将"留白"作为一种意象的表达,其内涵更多的靠观者主观的想象,而非表面视觉直观感受。"留白"手法的形式与内涵在很多领域均有所体现,具体到雕塑艺术,"留白"手法能否恰当地运用到雕塑艺术创作中,是需要反复推敲实践的。笔者通过一些典型雕塑家和自身创作为例,尝试挖掘"留白"手法在雕塑空间范围的内涵,以此扩展雕塑艺术的语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