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崔引航; 谢家诚; 徐东强; 唐燕; 唐梅文*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8): 14.
DOI:10.16281/j.cnki.jocml.2020.38.008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理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目前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以5-氨基水杨酸为主,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复发率高。现代医家常用乌梅丸来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古代医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有云:"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知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这种独特的"阳主阴从"观被历代名医推崇至今[1]。本文试从"阳主阴从"的角度分析乌梅丸加减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以便为"阳主阴从"理论在今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辩证施治中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 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