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蕙“织锦回文”故事的图像化历程始于唐代,其卷轴画的形制与具体画面表现则在宋代趋于定型。除卷轴画以外,宋代还有单幅《织锦图》在文人圈层流传。明清时期,仇英(款)“织锦回文”图卷广泛传播,版本丰富。当今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具备仇英风格的“织锦回文”图卷,分别代表着当时“文人画”与“画家之画”两种绘画风格,反映出“织锦回文”图卷在此时期开始顺应书画消费热潮,呈现了文人化与通俗化的双向演化。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观看本就是一种理解性的再创造,历代观看者也以题画诗的形式对“织锦回文”图卷进行了颇具差异性的理解与阐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