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麻醉是提高活鱼运输效率重要的手段,为确定黄颡鱼最佳的麻醉方式、麻醉效果以及麻醉时间,采用3种麻醉方式(茶树精油、电麻醉、低温麻醉)、2种规格(体质量100.58±3.13 g、体长20.5±0.32 cm;体质量157.35±7.16 g、体长25.33±0.51 cm)和2种暂养温度(17℃和24℃,7 d)对黄颡鱼麻醉效果的影响。记录黄颡鱼在每种条件下的麻醉诱导、恢复时间以及诱导温度(低温麻醉)。此外,本研究测量了黄颡鱼(24℃暂养、大个体)在3种麻醉方式持续麻醉过程中(3~11 min)皮质醇和葡萄糖的变化。结果显示:3种麻醉方式都能够有效麻醉黄颡鱼,茶树精油质量浓度、电流大小、鱼体质量大小和暂养温度对麻醉诱导和恢复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3种麻醉方式的诱导时间、恢复时间(除电麻醉外)和麻醉条件都随着暂养温度降低和体质量提高而增加;其中,电麻醉的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经24℃暂养后大个体和小个体黄颡鱼所需茶树精油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30 mg/L、120 mg/L;经17℃暂养后大个体和小个体所需茶树精油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90 mg/L、130 mg/L。最后,应激结果显示,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随着麻醉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电麻醉上升最快,茶树精油次之,而低温麻醉最低。电麻醉的理想暴露时间为3~7 min,低温麻醉和茶树精油理想暴露时间为3~11 min。研究表明,高温暂养驯化能够降低麻醉剂使用的质量浓度,减少个体的麻醉效果差异,低温麻醉是理想的麻醉方式,能够适应各种水温和大小的黄颡鱼,降低应激,改善福利。

  • 单位
    长江大学;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动物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