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剧社成立于192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戏剧团体。该社从成立到被查封,不足一年。短暂的存在时间内,艺术剧社秉持"集团生活的艺术"的戏剧观念,进行了两次公演和多次移动演剧活动,并且提出了"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艺术剧社是应当时社会政治与文学环境应运而生的,其组织建构、公演剧目、戏剧理论等方面从诞生之初就自然地带有革命化、大众化的色彩。在这其中,最能体现其政治色彩的集体性行为便是两次公演。这两次公演先后演出了五部话剧,开启了无产阶级演剧运动的序幕,为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戏剧运动奠定了政治基调,起到了不可逾越的规范作用。本文将针对艺术剧社两次公演剧本的选择、得失以及其中的大众化特色、革命性属性等进行全面、深刻地考察,以期还原艺术剧社两次公演的历史全貌,分析并揭示其公演实践的价值与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