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和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年12月对河南省新乡市3 230名初高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及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KADS-11)、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测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青少年家庭环境和心理弹性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联。结果有效问卷为2 960份,有自杀意念者247例(8.50%),其中男性98例,女性14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单亲/再婚家庭模式与青少年自杀意念风险增加有关(OR=2.655)。男性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与家庭亲密度(OR=0.750,P<0.001)及组织性(OR=0.855,P=0.036)呈明显负关联,与家庭矛盾性呈明显正关联(OR=1.159,P=0.017)。女性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与家庭亲密度(OR=0.771,P<0.001)、情感表达(OR=0.815,P=0.001)及知识性(OR=0.915,P=0.037)存在负性关联。CD-RISC量表评估显示,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心理弹性总得分明显低于无自杀意念的青少年(P<0.05),有自杀意念青少年该量表中的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和控制4个维度的得分均比无自杀意念青少年低(P<0.05)。结论青少年家庭环境亲密度是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男性青少年的家庭组织性和女性青少年家庭情感表达与降低自杀风险有关;增强心理弹性可能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5):479-484]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