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养殖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组织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

作者:张洁馨; 陆星; 文华; 伍刚; 甘金华; 彭婕; 喻亚丽; 毛涛; 周剑光; 刘婷; 张浪; 何力*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 38(02): 251-258.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1.0200

摘要

微塑料在全球淡水中普遍存在。微塑料可经食物链传递、富集,危及水产品质量安全乃至人类健康。目前微塑料研究多集中于海洋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联系最紧密、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还较少。为探究养殖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微塑料污染情况,采用化学消解结合拉曼光谱扫描方法对湖北省洪湖市与监利市5个养殖场的河蟹肌肉和肝胰腺组织、底层水、底层沉积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肌肉组织及底层沉积物中未检出微塑料,3个养殖场的河蟹肝胰腺组织中含有微塑料(平均丰度1.22 g-1),1个养殖场的底层水存在微塑料(0.13 L-1)。所有检出微塑料的形状以碎片状为主(74.28%),其余为颗粒状;化学组成有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Teflon FEP)3种;根据颜色分为透明、白色、红色3类。检出微塑料的大小均为100~350μm。河蟹肝胰腺组织与底层水中检出微塑料外观相似,但尺寸不同。研究结果提示底层水污染是养殖河蟹体内微塑料的可能来源。当前湖北河蟹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微塑料污染程度较低,河蟹微塑料污染风险安全可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