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自上世纪初至现在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关于《牧神午后》的故事有三个不同版本的舞蹈作品。这三个舞蹈作品都根据法国诗人斯台法尼·马拉美于1876年创作的田园诗《牧神午后》而作,它们同时配合着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分别以不同的舞蹈形式向我们诉说了身为性爱象征的古希腊神话角色——牧神,在爱情来临之时,内心最本能的情欲冲动,纠结徘徊于酒神的原欲精神和日神的理性精神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