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临床诱发电位学以评价脑功能状态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CT、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应用广泛。短潜伏期和中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脑干、丘脑及大脑的功能状态评判有特定意义,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判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特点,了解体感诱发电位与CT、MRI等检测手段结合的必要性,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学与功能学相互促进,将为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及客观评价。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