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作品《山》取自古哲学家(索福克洛斯、赫拉克勒斯、苏格拉底、荷马)头像的局部,艺术家巧妙地将雕塑胡子部分放大并倒放置在空间内。作品的缺失部分引发了观众对它究竟是何物的想象,倒置的哲学家头像雕塑远看像中国的假山,仿佛是将自然景观移至室内空间。艺术家在创造着新的经验的同时也挑战着观众的认知习惯。人们的认知在不断被城市影响的同时又对城市产生新的塑造。将《山》置于上海这样一座接纳了不同人群、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大都市,将引发身处上海的观众对于自我认知及自身和城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