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师的薪资微薄、地位低下,良师尤为匮乏。“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教育界自发兴起了一场良师兴国运动,欲以此改善教师待遇,促进良师培养、教育改进,从而求兴国之道。良师兴国运动是在民间教师群体的职业诉求与政府权力拓展的激烈互动下展开的。教师强调自身的“权利”,政府却强调教师的“义务”,不同的话语取向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博弈与制衡,良师兴国运动也由此达到高潮。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政府更多强调教师的责任而罔顾教师权利,良师兴国运动逐渐成为专制工具。
-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